成为危险儿童玩具产品的不合格项目有哪些?

Date:2019-06-11
人气  1976
随着国民经济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现在的小孩在童年开始就少不了玩具的陪伴,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玩具琳琅满目,应接不暇,但是质量亦有良莠不齐。质量不过关的玩具往往容易“有毒”、“危险”,是影响孩童健康成长的隐患。

2019年3月19日,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8年玩具(第二批)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,本次抽查依据《玩具安全第1部分:基本规范》(GB 6675.1-2014)、《玩具安全第2部分:机械与物理性能》(GB 6675.2-2014)、《玩具安全第3部分:易燃性能》(GB6675.3-2014)、《玩具安全第4部分:特定元素的迁移》(GB6675.4-2014),对玩具滑板车、电玩具、塑胶玩具、金属玩具、水上玩具等5类玩具产品的有关强制性项目进行了检验。

次共抽查了33家受检单位销售的64批次产品,检验项目344项次,检验发现不合格样品18批次、不合格项目35项次,不合格产品发现率28.1%,不合格项目发现率10.2%。

项目

抽查

常常出现抽检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有:“增塑剂”、“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”、“刚性材料上的圆孔”、“把立管的强度”,下面就由小编带您了解一下这些不合格项目。

—增塑剂—

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酯,是一类人工合成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,常用于塑料增塑剂。由于其迁移性较高,可通过呼吸道、消化道、皮肤等进入人体,易扰乱人体(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童)的内分泌系统,危害儿童的肝脏和肾脏,也可引起儿童性早熟。

根据国家标准GB 6675.1-2014 《玩具安全 第1部分:基本规范》规定,可触及的玩具材料和部件中塑化材料的6种增塑剂(DEHP、DBP、BBP、DINP、DIDP、DNOP)需要符合以下要求:

▌所有产品包括可放入口中的产品:DEHP+DBP+BBP≤0.1%;

▌可放入口中产品:DINP+DIDP+DNOP≤0.1%。

—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—

塑料袋和塑料薄膜是玩具中常见的包装材料,一般会在玩具开封后被扔掉,但也不排除被儿童拿来玩耍的可能。有些塑料袋和塑料薄膜也会用在玩具中,例如玩具娃娃的塑料手袋,具备玩耍功能。

儿童的危险意识不强,自救能力弱,如果把无衬里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盖住脸部,在油脂、汗液、唾液等的作用下,薄而软的塑料膜有可能牢牢地黏附在脸部,如果同时盖住口鼻而又不懂自救的话,就有可能造成窒息,并在短时间内夺去儿童的性命。

根据国家标准GB 6675.2-2014 《玩具安全第2部分:机械与物理性能》规定,外形最小尺寸大于100mm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,应符合以下要求中的一条:

▌平均厚度大于或等于0.038mm,且每一次测得的厚度不应小于0.032mm,或者

▌应有界限清晰的孔(孔中的物质已被去掉),且在任意最大为30mm×30mm的面积上,孔的总面积至少占1%。

—刚性材料上的圆孔—

好奇是儿童的天性,而圆孔的形状往往会引发儿童的好奇心,诱使其伸出手指插入圆孔中,如果拔不出来,就有可能卡住手指,阻止血液循环,严重的话会造成手指局部坏死。那么,怎样的圆孔才安全呢?

根据国家标准GB 6675.2-2014 《玩具安全第2部分:机械与物理性能》规定,供60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任何厚度小于1.58mm的刚性材料上的可触及圆孔如果可以插入φ6mm的圆杆,且插入深度大于或等于10mm,则应插入φ12mm的圆杆。

—把立管强度—

把立管作为儿童直接控制滑板车的部件,除了可调节高度、控制方向外,还承受着儿童大部分体重,在特殊情况下还会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或压力。因此把立管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,才能在骑行时,保障儿童安全。

根据国家标准GB 6675.12-2014 《玩具安全第12部分:玩具滑板车》规定,把立管强度测试后,应符合:

▌把立管不能因倒塌而不符合标准要求;

▌把立管不能断裂成2段或多段;

▌锁定装置不能损坏或失效;

把立管强度测试

★消费提示★

1.看标识。选购玩具时,应仔细查看商品说明书及标识是否齐全,包括生产厂家名称、地址、商品名称、型号、安全警示语、使用说明等,此外,我国已对童车、电动玩具、塑胶玩具、金属玩具、弹射玩具、娃娃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实施了“CCC”强制性产品认证,购买这些玩具时,需看清产品是否具备“CCC”标志。

2.看实物。选购毛绒玩具时,应用手拉一下玩具上的鼻子、眼睛、扣子等小零件看其是否易脱落,手捏感受一下质感,靠近闻一下气味,若感觉坚硬或有结块,有异味的毛绒玩具大多是填充了一些劣质材料。选购木质、塑料和金属玩具时,手摸一下玩具的表面,尤其是边缘,有无锐利、尖角、毛刺等。电池盒盖是否被安全固定等。